調查顯示:我國開展煤層氣勘探的企業并不多,比較有實力的煤層氣公司更是****,主要在山西與河南等地進行開采,如中石油煤層氣公司、中聯、奧瑞安、亞美大陸、格瑞克、山西煤層氣公司等,這些企業大多是外資企業。[2]
全球埋深淺于2000米的煤層氣資源約為240萬億立方米,是常規天然氣探明儲量的兩倍多,世界主要產煤國都十分重視開發煤層氣。美國、英國、德國、俄羅斯等國煤層氣的開發利用起步較早,主要采用煤炭開采前抽放和采空區封閉抽放方式抽放煤層氣,產業發展較為成熟。80年代初美國開始試驗應用常規油氣井(即地面鉆井)開采煤層氣并獲得突破性進展,標志著世界煤層氣開發進入一個新階段。
煤層氣是煤層本身自生自儲式的非常規天然氣,世界上有74個國家蘊藏著煤層氣資源,中國煤層氣資源量達36.8萬億立方米,居世界第三位。中國煤層氣可采資源量約10萬億立方米,累計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1023億立方米,可采儲量約470億立方米。國內95%的煤層氣資源分布在晉陜內蒙古、新疆、冀豫皖和云貴川渝等四個含氣區,其中晉陜內蒙古含氣區煤層氣資源量*大,為17.25萬億立方米,占國內煤層氣總資源量的50%左右。
2006年,中國將煤層氣開發列入了"十一五"能源發展規劃,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措施,煤層氣產業化發展迎來了利好的發展契機。2007年以來,政府又相繼出臺了打破專營權、稅收優惠、財政補貼等多項扶持政策,鼓勵煤層氣的開發利用,我國煤層氣產業發展迅速,產業化雛形漸顯。
2007年,國內瓦斯抽采47.35億立方米,利用14.46億立方米。其中井下煤礦瓦斯抽采量44億立方米,完成規劃目標的127%。形成地面煤層氣產能10億立方米,是2006年的2倍。地面煤層氣產量3.3億立方米,比2006年增加1倍多。2005~2007年,國內共鉆井約1700口,占歷年累計鉆井總數的85%。
截至2007年底,國內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1340億立方米,煤層氣年商業產量不足4億立方米。根據《煤層氣(煤礦瓦斯)開發利用"十一五"規劃》,到2010年,新增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3000億立方米;煤層氣、煤礦瓦斯抽采量100億立方米;建設煤層氣輸氣管道10條,設計總輸氣能力65億立方米;重點建設沁水盆地、鄂爾多斯盆地東源兩大煤層氣產業化基地。[3]
我國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都處在一個轉型的關鍵期,煤層氣、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,在一個新興行業成長和壯大的階段,企業成功的關鍵在于,如何在需求逐漸擴大,行業內外結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,找到企業發展的發力點和關節點,利用企業內外部的資源優勢,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。
煤層氣是高效潔凈能源,是能源行業中發展空間巨大的新興產業之一。根據我國《煤層氣開發利用"十二五"發展規劃》,煤層氣產業將面臨重大發展機會,大型煤層氣企業的投資規模不斷增加,競爭更加激烈。因此,國內優良的煤層氣開發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,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。